機器的劇情簡介· · · · · ·
第33屆聖丹斯電影節 攝影獎 世界電影單元紀錄片(獲獎) 、評審團大獎 世界電影單元紀錄片(提名)。
第15屆中國(廣州)國際紀錄片節 “金紅棉”國際紀錄片評優單元 優秀首作紀錄片。
自從1960年代以來,位於印度西部的薩欽(Sachin)地區經歷了前所未有、不受控管的工業化,當地許多紡織工廠即為具體的例證。本片刻劃了其中壹座工廠的面貌,激發人們思考延續至今的前工業化時期工作處境,以及介於第壹世界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龐大鴻溝,並以引人入勝的視覺觀點深入探視印度的壹間紡織工廠內部,探討現代勞動的意義、人力的剝削,以及吾人的全球化世界裡,人類為大量生產所付出的代價。
外銷產值達400億美金的印度紡織與成衣工業,絕大部分都在這個非正式的地區營運,而且並未受到妥善的管制,據估計,其中的工人數量高達4500萬人。在印度,有1260萬名兒童從事勞動。逾95%的工廠並未在其所在地設立職業工會。超時勞動時數可高達每週70到80個小時,而且大都沒有加班費,或者僅支付微薄的工資。工人的每日平均薪資為2到5美金,他們平均每個月給家裡90到150美金。深陷於這種被迫勞動的人數統計具有不同的版本。國際勞工組織(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)表示:全球共有2100萬人淪為被迫勞動的犧牲者,「全球奴役指數」(Global Slavery Index)則指出:全世界的奴隸總數為3600萬人,而其中有壹半集中在印度。
本片用攝影機穿梭在壹座龐大而令人迷失的建築的廊道與深處,帶領觀者向下沈入壹個身體勞動和苦力密集的人性盡失之地──印度古吉拉特(Gujarat)邦的壹間大型紡織工廠。導演仔細觀察工人的生活點滴,以發人深省而又親密的方式,描繪他們的磨難和難以逃離的處境。透過強而有力的視覺語言、令人難忘的影像、精心揀選的工人訪談實錄,訴說壹則關於不平等、壓迫的故事,以及富人、窮人和兩者的觀點之間的巨大鴻溝。